•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疾病科普 > 中医皮肤科 >
  • 什么是变态反应学?其发展状况如何?

    发布时间:2021-03-06 16:05 点击数:

        1906年奥地利儿科医师Clemens von Pirquet首次在Allergie一书中提出Allergy(变态反应)一词,因此,1906年也被视为变态反应学发展的元年,人们现将这门学科称作Allergology,即变态反应学。至2006年,变态反应学已走过了100年的发展历程,在诸多变态反应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其已成为国际医学界中发展活跃且倍受关注的一个医学分支。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上变态反应学发展很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变态反应学术组织,我国中华医学会也于2001年成立了变态反应学会。目前变态反应学包括以下分支:

        ⑴ 儿童变态反应学

        ⑵ 耳鼻喉变态反应学

        ⑶ 呼吸变态反应学

        ⑷ 哮喘学

        ⑸ 皮肤变态反应学

        ⑹ 大气生物学

        ⑺ 环境医学

        ⑻ 临床生态学

        ⑼ 临床免疫学

        ⑽ 风湿病学

        ⑾ 艾滋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变态反应科对我国变态反应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已经举办了多届全国变态反应学习班。我科亦有两人曾先后参加学习班,目前在皮肤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变态反应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特点是要对过敏性疾病进行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即查找过敏原,并针对过敏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因此,过敏原是变态反应专业的核心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过敏原可能导致过敏,这成为新的医学课题和问题。气传过敏原可导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气传过敏原导致的症状不仅包括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还包括支气管哮1997年,美国的Grossman明确提出的“同一气道,同一疾病(One airway,One disease)”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目前,对过敏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世界变态反应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将各种致敏蛋白质重组后进行研究,其中,对烟曲菌293  菌株基因组的研究已完成,结果于2005年发表在Nature上。建国初期,国内曾用国外医师使用的过敏原诊断我国患者的过敏性疾病,后来在医疗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中国人所患过敏性疾病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要用产自本土的过敏原来诊断并治疗,这也成为今后我国过敏原研发的主要方向。

        一百多年来,变态反应学在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均取得了一些进展,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后,变态反应学也必将得到更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