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疾病科普 > 中医皮肤科 >
  • 什么是自身敏感性湿疹?

    发布时间:2021-03-14 10:45 点击数:

      这种湿疹是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所产生的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发病之前在皮肤某部位常有湿疹病变,面积大小不定,较多见为钱币状湿疹或小腿湿疹,由于过度搔抓、外用药物的刺激或并发感染使湿疹恶化,红肿糜烂,渗出明显增加,加之处理不当,创面不洁,使组织分解物、细菌产物等形成一种特殊的自身抗原,被吸收而发生殖民作用,结果在其附近及全身泛发,从原皮损至全身泛发一般需经7~10天左右。

      自身湿疹化常表现为急性泛发性红斑、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呈对称性、群集性,可相互融合,自觉剧烈瘙痒,某些部位可有渗出及结痂,手掌可受累,呈汗疱疹样损害。在原发皮损好转后。继发皮损也自然减轻或消退,亦有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治疗仍持续数周者。

      治疗上西医采用系统或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并积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中医认为本病患者常伴有低热,烦渴,手足心热,小便短少,午后病情加重,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等情况,属燥湿同病。凡是脾湿肺燥之人,不论是湿从外感,或者湿从内生,均能使机体内的阴中之火外达肌肤,古人将此症归纳为燥极似湿,湿极似燥,燥湿同型同病。此症治疗最为棘手,因燥湿同病,滋阴可助湿,祛湿又恐伤阴。在治疗上可选用健脾渗湿之品除湿,因为在诸除湿法中,健脾渗湿法伤阴最轻,并佐用柴胡升举脾之清气上达于肺,使肺得滋润,同时配合生地黄,白芍,牡丹皮、地骨皮等凉血养阴之品,使脾湿得清,肺燥得除,其病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