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疾病科普 > 中医皮肤科 >
  • 治疗黄褐斑常用的遮光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3-24 08:04 点击数:

      紫外线是引起黑素增加的因素之一,黄褐斑的发生或加深与之有着密切关系。遮光剂具有吸收、散射及反射紫外线的能力,能减少紫外线的有害影响。因此,遮光剂常与其他脱色剂联合治疗黄褐斑。其中可系统应用的遮光保护剂主要有氯喹、消炎痛、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绿茶、鱼油和β-胡萝卜素等。有研究发现,系统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K可减少日光灼伤反应,这种光防护作用可能依靠两种维生亲的联合使用,单独使用维生素C或维生累E效果不佳。

      局部使用的遮光剂主要有两种,即化学性遮光剂和物理性遮光剂。目前市售的遮光剂多数为化学性遮光剂,它们通过吸收一定光谱范围的光线而起遮光作用,一般无色,可加入化妆品中使用。化学性遮光剂又可分为吸收中波紫外线的遮光剂,以及吸收中波紫外线和吸收长波紫外线的化学药品联合使用的遮光剂。常用的化学性遮光剂主要有:①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其中常用的有对氨基苯甲酸(PABA)、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甘油酯、对氨基苯甲酸二甲基戊酯等.以5%对氨基苯甲酸的75%酒精溶液或复合溶液剂较好。②二苯甲酮类。常用的有羟甲氧二苯甲酮、二羟甲氧二苯甲酮、羟甲氧甲基二苯甲酮等,具有广谱紫外线吸收性,浓度在3%~5%时可吸收中波和长波紫外线,可配成乳剂,③水杨酸酯类。如水杨酸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苄酯、水杨酸甘油酯等,亦有遮光作用。④其他。如0.025%~0.1%苯酰苯乙烯乳剂、20%丙烯腈霜、3%~5%喹啉霜等都具有遮光效果。使用化学性遮光剂均应注意预防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物理性遮光剂有良好的折射性,能散射、反射光线而保护皮肤,对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都有效。常用的有二氧化肽、氧化锌、滑石粉、高岭土、碳酸钙等。这类遮光剂无刺激,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易发生过敏,但其白色不易被接受且不利于光的吸收,加入吸收性色素如氧化铁则易被接受并可增加光吸收,减少可见光的透射。如5%二氧化铁软膏、乳剂及25%氧化锌和适量氧化铁糊剂等。

      目前,评价遮光剂的防光效力一般用防光指数(SPF)作为指标。防光指数为涂搽遮光剂部位产生最小红斑量所需的能量与末涂搽遮光剂部位产生最小红斑量所需的能量之比值。从理论上讲,SPF=15时,能吸收92%的中波紫外线辐射,SPF=30时,能吸收96.7%的中波紫外线;SPF=40时,能吸收97.5%的中波紫外线。一般SPF值越高,应用越早,对皮肤的防光作用就越强。但并不等于只要应用SPF值高的遮光剂就能免除紫外线照射的一切危害,因为sPF值只是反映防御中波紫外线致晒伤的能力,而目前还没有公认评价防御长波紫外线的指标。遮光剂的SPF值越高,其中的化学性防光药物的浓度越高.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刺激性也随之增加。因此,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遮光剂,并非SPF值越高越好。一股类型皮肤者,SPF值15左右即可,光敏感者,宜选择SPF值20左右者;对于野外工作者来说,使用SPF值在30左右的遮光剂是必要的。